輻射對每個人造成有損害程度都一樣嗎?
發布時間:2022-07-05
輻射對每個人造成的損害程度是不一樣的。這與個體對放射的敏感性相關。在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其放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總的趨勢就是放射敏感性隨著個體發育過程而逐漸降低。
在妊娠的最初階段,胚胎對放射最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期受到照射最容易引起胚胎死亡,在胚胎器官形成期受到照射則胚胎死亡較少,但先天性畸形的概率很高。此后胎兒的輻射抵抗力增高。在出生后的個體發育過程中,幼兒比成年人的放射敏感性高,老年人由于機體的各種功能衰退,其耐受輻射的能力明顯低于中青年人。胚胎和胎兒期受到照射的兒童,發生癌癥和白血病的危險度增高。因此有的研究建議,除醫療指征絕對必須者外,對婦女下腹部的X射線檢測都應當在月經第一天算起的10天內進行,這樣可以避免對妊娠子宮的照射。
環境因素會對輻射損害造成一定的影響。輻射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從廣義上說的輻射是指電離輻射,它分為來源于自然界和某些事物的天然輻射源和醫療射線、人造射線等人工輻射源。人類一直生活在天然輻射環境之中,但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天然輻射的劑量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損害;不過長期處于高天然輻射劑量的環境中人體是會受到損害的。例如氡(Rn)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核素,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幾乎任何空間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氡的積累,例如礦井、隧道、地穴等,甚至是普通房屋內。當然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呼吸將會使氡沉積在氣管及肺里,引起放射性損傷。同時,核武器試驗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產生和使用放射性物質的企業排出的核廢料,都會造成大氣放射性污染、大面積或全球地表污染、地下水質污染等,進而對人類健康造成放射性損害。
人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紫外線、紅外線、無線電、Wi-Fi等屬于非電離輻射來源于天然,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其他人為的放射源,可以說無處不在。一般無害,無須過度擔心,但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和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一定劑量的輻射是會導致DNA鏈斷裂的。輻射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對DNA造成損傷,其中以間接作用為主。在間接作用中,由于輻射的能量是在細胞內釋放的,會產生離子、自由基和被激活的分子等穩定的基團,它們有細胞內進一步作用,將造成DNA中脫氧核糖部分的破壞。DNA雙鏈中的一條鏈斷裂稱為單鏈斷裂(SSB),DNA雙鏈在同一處或相近處斷裂稱為雙鏈斷裂(DSB)(圖1-2)
輻射引起DNA鏈斷裂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①在相同的照射條件下,各種細胞每個DNA產生的鏈斷裂數相近;
②一定能量的射線產生的單鏈斷裂和雙鏈斷裂有一定的比值;
③氧充足的情況下輻射產生的DNA鏈斷裂數比乏氧情況下多;
④射線的傳能線密度(LET)越高,引起的DNA單鏈斷裂越少,雙鏈斷裂越多。

玉核科技——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