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河北玉核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河北玉核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玉核科技有限公司

核醫學、核工業領域輻射防護專家

24小時咨詢熱線 133-9305-7858

全國核電運行情況(2022年1-3月)

免費咨詢熱線
133-9305-7858
您的位置:首頁 > 產品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全國核電運行情況(2022年1-3月)

發布時間:2022-05-07

5月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2022年1-3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

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國運行[1]核電機組共54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5805.74MWe(額定裝機容量)。2022年1-3月全國共有1臺核電機組首次裝料,詳見表1。

 

1 

 

一、核電生產情況

2022年1-3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19922.2億千瓦時[2],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989.83億千瓦時[3],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7%,詳見圖1。

2 

1:2022年1-3月全國發電量統計分布

20221-3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989.83億千瓦時,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6.81%;累計上網電量為928.99億千瓦時,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6.90%,詳見表2。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2036.35萬噸[4],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335.25萬噸、二氧化硫17.31萬噸、氮氧化物15.07萬噸[5]

 

20221-3月,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6]1817.22小時,平均機組能力因子[7]90.30%,詳見表32021年和2022年全國運行核電機組各月發電量和上網電量趨勢分別見圖2和圖3

3 

3:2022年1-3月54臺運行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8]

4 

5 

說明:

1)紅沿河核電廠6號機組于2022325日開始首次裝料,截至3月底暫未并網,發電量、上網電量、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和機組能力因子暫不適用統計。

2)福清核電廠6號機組于2022325日具備商運條件,截至3月底機組能力因子暫不適用統計。

3)臺山核電廠1號機組于2021731日開始臨停檢修,截至2022331日暫未結束。

4)石島灣核電廠1號機組于2021821日首次裝料,截止20223月底暫未商運,機組能力因子暫不適用統計。

5)本表合計值/整體值/平均值中,裝機容量、發電量、上網電量為各機組合計值,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全部機組整體值,機組能力因子為全部機組的算數平均值。

6 

2:20211月至2022年3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趨勢

7 

3:20211月至2022年3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上網電量趨勢

二、核電安全生產情況

2022年1-3月,我國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運行風險,燃料元件包殼完整性、一回路壓力邊界完整性、安全殼完整性均滿足技術規范要求;未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1級及1級以上的運行事件;未發生一般及以上輻射事故[9];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10];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11];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12]及職業性超劑量照射[13]。

三、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和環境監測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輻射監測標準以及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的排放限值,我國運行核電廠對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并對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測。

 

2022年1-3月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統計結果表明,我國運行核電廠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均低于國家核安全局批準限值。1-3月輻射環境監測數據[14]表明,各運行核電基地外圍監督性監測自動站測出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范圍內,未監測到因核電機組運行引起的異常。

 

四、第一季度重要活動

1. 1月1日,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并于3月25日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2. 1月12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承辦的“2021年度中國參與GIF工作研討會”在海南昌江召開,來自16家單位的50余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3. 1月21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召開秘書處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了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表彰了2021年度優秀集體和個人,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點工作。

 

4. 英國當地時間2月7日上午9時,英國核監管辦公室(ONR)和環境署(EA)發布聯合聲明,確認我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并于當日為“華龍一號”頒發設計認可確認(DAC)和設計可接受性聲明(SoDA)證書。

 

5. 2月25日,田灣核電8號機組核島反應堆廠房筏基底板開始澆筑第一罐混凝土。

 

6. 3月25日,紅沿河核電6號機組開始首次裝料,3月28日完成首次裝料。

 

【注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定,核設施首次裝投料前,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運行申請,并提交核設施運行申請書等材料。本報告將我國已進行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列入運行核電機組進行統計,已開工但未進行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列入在建核電機組進行統計。

2、全國發電量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全文同。

3、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上網電量及下文所述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自機組首次并網后統計。

4、國家能源局2022年4月20日發布信息顯示,2022年1-3月我國火電供電煤耗為219.2克標準煤/千瓦時。

5、減排計算方法來源于我國火電行業通用計算標準,按照工業鍋爐每燃燒一噸標準煤產生二氧化碳2620千克,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計算。

6、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等于機組在統計期內的發電量除以機組裝機容量。如統計期內有新機組首次并網,則新機組的裝機容量應折算,折算比例為該機組實際運行小時數除以統計期日歷小時數。海陽核電廠1號機組2022年1至3月份累計供熱量為1344493GJ,可轉換成373469MWh的發電量(1GJ=277.777kWh)。在計算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時,統計期內的發電量等于供熱能量轉換電量與實際發電量之和。

7、機組能力因子是機組可用發電量與額定發電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機組能力因子反映核電廠在優化計劃停堆活動和降低非計劃能量損失方面管理的有效性。全部機組的平均能力因子為各機組能力因子的算數平均值。

8、表3數據來源于“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營運信息網(CINNO)”。各核電廠按照其首臺機組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動力堆信息系統(IAEA-PRIS)數據庫中的CN號(機組統一編號)先后順序進行排序。

9、輻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意外照射的突發事件。根據國務院第449號令《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輻射事故劃分為4級: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2).重大輻射事故: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3).較大輻射事故: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4).一般輻射事故:Ⅳ類、V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

10、生產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害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突發事件。根據國務院第493號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條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生產安全事故劃分為4級: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11、突發環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導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或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輻射污染事件。參照國辦函〔2014〕119號《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2015年2月3日發布),突發環境事件劃分為4等級:1).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萬人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因環境污染造成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并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造成重大跨國境影響的境內突發環境事件。2).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造成跨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3).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4).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Ⅳ、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廠區內或設施內局部輻射污染后果的;鈾礦冶、伴生礦超標排放,造成環境輻射污染后果的;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

12、職業病危害事故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急性職業病或職業性炭疽的突發事件。根據原衛生部第25號令《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按一次職業病危害所造成的危害影響程度,職業病危害事故分為三類:1).一般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下的;2).重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的;3).特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上的。

13、職業性超劑量照射是指工作人員單一年份受到的職業性照射超過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放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的年劑量限值。

14、重要活動主要指:1).核電集團公司面向社會的重要活動;2).核電廠重要生產技術節點;3).安全監管重要活動;4).重要的國際合作活動;5).重大的公眾宣傳活動。

圖片12


 

 


客戶服務熱線:133-9305-7858,如果您對我們感興趣或疑問,歡迎致電!

玉核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此文關鍵詞:核工業,核醫學,介入防護,鉛材料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婷婷日韩欧美亚洲_五月天在线依人综合网_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